欧阳修与高司谏书(欧阳修与高司谏的书信往来)

作者: jk2023-06-12 12:29:13
欧阳修与高司谏的书信往来

背景

欧阳修和高司谏同为宋代名臣,合称“欧高”。但是,两人的职位、身份和政见都有很大差异,欧阳修既是一位文学家,也是一位官员,出任过苏州知府、太常博士等职;而高司谏则是一位经历过南北之战的军事将领,曾担任岳州知州、右补阙、同修起居注等职,执笔《御制广陵记》、《十二楼图》等军事著作,与欧阳修往来频繁,书信信件的内容也广泛。

朝政往来

欧阳修在书信中分享了自己的政见,认为“官清民安”才是一切治国理政的出发点,应该遵循“以民为本”的政治原则,而高司谏则多次对士人的取士标准提出质疑,强调了绝对的军队管辖下的民众未必是一件好事情。双方虽然在政治立场上存在差异,但在重视百姓疾苦、寻求良政方面心有灵犀。

文学交流

除了政治上的讨论,两位官员还经常就文学方面互相往来。高司谏欣赏欧阳修所写的诗词,在信中提到“苏笔如有铁,纸本何足珍”、“今日相逢不自喜,与君狂笑是憾事”, 显然对欧阳修的文学作品十分赞赏。欧阳修也常常向高司谏请教如何写好军事题材的文学作品,征询高司谏对自己作品的看法和建议。

晚年之交

晚年时,两位官员因官场压力、疾病等原因多次出现争执。高司谏认为欧阳修在的自己的官场生涯中占有优势,自己则是在战争之中历练出来的人,于是高司谏在信中发泄了自己的不满情绪。欧阳修则尽力哄劝,双方最终化解了争端,重归于好,直到人生最后一刻,两人仍然相伴而立。两位宋代名臣的书信往来,除了揭示他们当时的社会、政治局势外,更展现了他们精神风貌和人品风范。

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,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。若本站收录的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且有疑问请给我们来信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://www.bjdwkgd.com/baike/6826.html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(欧阳修与高司谏的书信往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