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探豆瓣评分多少(豆瓣评分如何?——一篇探讨豆瓣评分的文章)

作者: jk2023-06-03 11:00:42
豆瓣评分如何?——一篇探讨豆瓣评分的文章

豆瓣评分是豆瓣网站上的一项评价电影、电视剧、图书等作品质量的指标,被广泛使用。但是,在众人喜好迥异、评价标准不同的情况下,豆瓣评分到底有多可靠呢?下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豆瓣评分的问题。

一、豆瓣评分的计算方法

豆瓣评分的计算方法相对公开,一般而言是将所有评分加总后取平均值。但是,豆瓣对评分的许多设定会极大地影响最终结果。

首先,豆瓣对评分进行了整改:在用户提交评分后,平均值是按照6-10个评分相加后除以得出,而不是现在显示的所有评分之和再除以评分人数。例如,评分分别为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、8、9、10,那么之前计算的平均分数是(1+2+3+4+5+6+7+8+9+10)/10= 5.5,而现在的平均分数是(count(6,7,8,9,10)*3+count(5)*2+count(4)*1+count(1,2,3)/2)/10= 6.12。这就决定了豆瓣评分偏高;

其次,豆瓣对评分的有效期进行规定。当新作品上线时,用户投票的评分可以对总平均分的权重达到100%,而在该电影短的时间内,随着时间的推移,奖金的权重也逐渐降低。举个例子,假设某部电影五天内收到了10000个评分,最终评分为8.2。过了一个月之后,该电影的评分加上了10000个评分,那么前10000个评分的平均分会占50%的权重,后面10000个评分占另外50%的权重,此时实际得分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。

二、豆瓣评分和公众口碑的关系

豆瓣评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反映公众口碑的指标,但也仅仅是“一定程度”而已。虽然豆瓣是一个集中重度用户、文艺青年颇多的网站,但豆瓣的用户并不完全代表整个观众群体,而是有自己的专业爱好和标准。因此,豆瓣的评分并非一切,有些电影或电视剧或图书可能受到豆瓣用户的喜欢,但很可能并没有获得与之相称的商业成功。

当影片还没有上映时,豆瓣已经出现了对影片预测评分的现象。不少影片从出品方的预算到营销投入,都是以豆瓣评分为标准制定市场推广计划的;同时,也有不少人利用预测性豆瓣评分炒作影片。这些引入了种种偏差的“预测”给豆瓣评分带来了不稳定因素。

三、豆瓣评分与商业利益的关系

豆瓣的评分对于商业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。从影片在不同影院的排片数量,到影片是否能进入不同影片节,再到影片之后是否得到玩具、小说、游戏等周边产品的授权等等,都可能受到豆瓣评分的影响。而一旦涉及到商业利益,一些人就会想尽办法炒作豆瓣评分-一般为删差评,刷好评等等手段。

除此之外,豆瓣评分和文化现象的成见也有关系。在《流浪地球》被诟病评分偏低之后,其制片人借此为宣传重点,并借机宣传自己的制片技术,以此争取观众的体验;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一些带有文化标签的电影等。这可能对豆瓣评分的准确性构成威胁。

综上所述,豆瓣评分虽然有一定指引意义,但准确性呈现出非常大的支离破碎。我们应当这一科学而平和地看待豆瓣评分,在看过电影、电视剧以后自己做出认为最合理的评判。

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,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。若本站收录的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且有疑问请给我们来信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://www.bjdwkgd.com/baike/5451.html 双探豆瓣评分多少(豆瓣评分如何?——一篇探讨豆瓣评分的文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