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转移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(了解脑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)

作者: jk2023-08-19 13:59:32

了解脑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

背景:脑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之一,约占颅内肿瘤的20%-30%。其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

磁共振成像表现

一、多发性息肉状或结节状占位

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多个息肉状或结节状占位,大小不一,形态不规则。其边界清晰,与邻近正常组织分界明显。病灶可位于脑实质内或脑膜下、脑室旁等位置。

二、周边水肿

脑转移瘤在病理学上常呈现为实性瘤,但与周围的脑组织交界处可出现水肿,导致病灶周边区域呈现高信号。

三、强化现象

脑转移瘤病灶的造影效应明显:T1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,病灶中央坏死区不强化,呈现“环状强化”。病灶的强化时间常较短,一般为不到10分钟。同时,多发性转移灶病灶的强化度可各不相同。

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

一、低密度占位

CT表现类似于多发性低密度区域,大小和数量均不一,相对比较对称。同时,病灶边缘不光整,可见毛糙或是分叶,与周围正常脑组织分界清晰。此外,病变周围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。

二、环状强化

在CT增强扫描时,脑转移瘤病灶与周围正常脑组织的强化程度不同,呈现出一种环状结构,边界清晰且对称,中央不强化或稍低密度。此外,钙化较少出现。

三、吸收征

在病变部位吸收了周围的脑脊液时可以引起吸收征的出现。合并出现吸收征的提示这类肿瘤病变可能较早,毒性低、好发于血供良好的脑实质区域;而不同形态的吸收征还可以帮助鉴别脑炎、脑膜炎等其他疾病。

总结

在临床上,脑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多样,但多数病变呈现多个不规则的、息肉状或结节状占位,病变边界清晰。同时,病灶周围也常可出现水肿和环状强化的表现。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均能够有效地发现脑转移瘤病灶,还可结合病史和临床数据进行定位和鉴别诊断,从而进一步明确治疗方案和预后。

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,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。若本站收录的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且有疑问请给我们来信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://www.bjdwkgd.com/baike/17010.html 脑转移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(了解脑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)